韓國版的灌籃高手Kuso,還蠻有趣的,分享給大家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久沒寫文章了,最近工作實在多到嚇死人,人力又不夠。

所以搞的自己完全沒心情寫文章。

剛剛看到一篇新聞,剛好跟自己的想法一下,就POST上來給大家參考!!

我之前就有一筆金額3000元定期定額買天達環球策略基金,因為這檔基金還蠻穩健的。

所以我就是把它當作我的繳稅基金。

加上公司每月會幫忙扣掉一點點稅款,所以我今年繳稅還沒輕鬆的。

提供大家參考看看囉!!



專家:定期定額存繳稅基金 五月報稅不心痛 

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2007年5月10日電 (2007-05-10 20:33:02) 又到了報稅時間,

荷包消瘦讓不少人心痛,有的「月光族」更是早把薪水花光,到了報稅才不知如何是好。

到底該如何降低一年一度「失血」的痛苦,除平常慢慢準備這些「繳稅基金」,

基金經理人指出,把這筆錢用來選擇定期定額投資穩定型基金,說不定最後還能有點「退稅」。保德信投信理財中心協理詹千慧表示,為避免每年稅單收到時口袋空空,

最好早早把稅金準備好,用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方式準備「繳稅基金」,一方面可以強迫自己每個月留一點錢下來,投資波動度較低的成熟穩健型基金一年下來若有獲利,贖回繳稅時,還能讓稅金少繳一點,也算是另類自製的「退稅」。 

詹千慧舉例,以一個年收入新台幣60萬元的單身上班族來說,用標準扣除額計算,應納稅額約為3萬5980元,相當於每月大約要準備3000元的稅金。剛好可以用來每個月投資3000元在成熟穩健型基金上,只要一年贖回時有獲利,不僅繳稅的錢有了,對荷包的傷害也相對更小。 



新聞來源:
http://pchome.syspower.com.tw/stocknews/?newsid=1193601&cat=2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期間,同事轉了一封Maurice大有關基金停利停損之看法,我覺得蠻有道理的,在此轉貼,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囉!移動停損停利的方式應該也蠻適合股票投資的。

去年我自己也開始買基金,目前兩檔都是正成長,昨日(2/27)全球股市大跌,害我心驚驚,本來也想先獲利了結,現在想想我會用移動停損停利的方式來操作看看囉!!



(A) Maurice大有關基金停利停損之看法

 買基金的投資人很容易被教育成『嚴守停損停利』點。這原本沒啥壞處....對於喜歡跟基金談戀愛的人來說,如果能這樣至少可以確保『儲蓄』的成果。現在的網路銀行甚至有設定『停損』及『停利』的功能,真是方便極了。

另外,觀察後發現許多理財書籍都告訴你,可以把停損及停利設在20%。是的,如果你有20%的獲利,原則上應該要感到滿足了才對。可是書上似乎沒有告訴你,將基金贖回後,應該要幹什麼?拿去買東西?可以....反正錢是你賺的,你愛怎樣花都行。拿去繼續投資?可以....但你得找另一個值得投資的標的。萬一找不到比之前好的要怎麼辦?不贖回,那停損要怎麼設?



停利點是有必要的嗎?

我們看看下面這一個圖。假設你在1999年3月25號買了『美林全球新興市場』,當天的基金淨值是9.48元。你設了20%的停利點,這是令人感到滿意的投資成果。結果基金非常聽話的,在當年的6月18號就已經到達了11.48元,你獲利22.4%(假設不考慮匯兌的影響)。你感到很滿意!接著,你不願意見到的事情發生了.....基金淨值一直往上爬,你似乎錯失了一大段的漲幅。因為該波段最高曾經到達15.77元....你開始認為停損停利是沒有效的(因為理財專員會告訴你停損停利是一套的!要一起設)。從這個觀點來看,有沒有必要設停利點?結論似乎是...沒有必要!!



停損點要怎麼設?  

如果你沒有設停利點,那停損點只是告訴你何時該認賠出場。如果你當初並沒有賣掉,任由基金跑到15.77的最高點以後又掉下來,可是沒有損失阿?於是你一直耗在那裡,不知道何時要出場,資金是成本,時間也是成本。等到所有的獲利重新被侵蝕掉,由獲利變成虧損,甚至虧損到『停損點』的時候(比方說,淨值從9.48塊一直跑到15.69塊,可是又一路跌到7.58塊),你就應該要出場了。

這樣的結果真是不可愛。 所以,不設停利點的前提下,我們應該要怎樣辦呢?我們應該要設『移動停損點』。

比方說,我們的買入價格是9.48,而我們設定的停損點是20%,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承受1.9塊的損失。當基金價格一直往上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用最高的價格來扣掉1.9塊錢(可以忍受的損失),當基金來到最高點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要非常的注意了....只要從最高點開始跌,跌了1.9塊以後,我們就要很滿意的出場了....這樣的方法可以讓我們的獲利『較大化』,而風險又不會變大。

如果用這樣的方法,同樣的前提會有什麼結果呢?結果變成,我們將該基金於2000年4月17號賣出,基金淨值是13.56塊,獲利43.04%。一年獲利40%似乎是我們比較想要的結果。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有沒有更進一步的辦法來較大化我們的獲利呢?有的!如果我們的停損點隨著獲利移動呢?比方說,當我們到達第一階段的利潤後(比方說20%),我們便很滿足的將停損點比例減少一半(由20%減為10%),如果獲利到達第二階段(比方說40%),我們再將停損點的比例減為一半(由10%變成5%),也就是膽子越來越小....這樣我們的獲利可以增加,風險也會減少。

我們用這個方法重新看剛剛的結果,會是怎樣呢?結果是,你在2000年的2月23號出場,基金淨值是14.78元,獲利是55.91%。花了一年的時間,獲利56%,結果似乎是可愛多了。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當我們把停利點取消的時候,千萬不要也取消掉停損點。這樣的方法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比如你現在40%,可將停利改成55%,停損改成 40x3/4=30%,若真的跌到30%再賣掉,但若再漲到 55%,則再將停利改成70%,停損改成 55x3/4=41%,以此類推,再來是 85% / 52% , 100% / 66%...
 

簡單的說,就是在達到第一個目標報酬時,就有兩條上下界線,只要不觸到下界線就讓他繼續持有,但只要觸到下界線就賣出不再冒險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念大學之後到目前工作,每年的過年都是很痛苦的事情。雖然有汽車了,但是還是會想坐火車

畢竟過年期間容易塞車,很痛苦的。今年的東部幹線又是新的火車,想嚐試看看。


然而,不知道為什麼台鐵的網站是那麼的難找到春節訂票相關資訊,反而是在台北車站的網站上找到

,還好有Google大神的協助。今年過年的火車票訂購資訊如下:(雖然新聞有報過了)

1月27日可以訂購以下車票(6:00 A.M.開始,網路與語音相同)

東部幹線:1月28日~2月28日

西部幹線:1月28日~2月11日

1月28日可以訂購以下車票(6:00 A.M.開始,網路與語音相同)

西部幹線:1月29日~2月28日

記得如果要下載時刻表,請在之前就先做好,台鐵網站越接近訂票時間,越容易

系統超過負荷喔!!

其他詳細內容請參考以下網址

1. http://service.tra.gov.tw/tw/Forms/shownews.aspx?SN=1109 訂票時間表

2.
http://service.tra.gov.tw/tw/Forms/shownews.aspx?SN=1118 春節加班車時間表

3.
http://service.tra.gov.tw/tw/Forms/shownews.aspx?SN=1115 台北站東部幹線(上行)時刻表

4.
http://service.tra.gov.tw/tw/Forms/shownews.aspx?SN=1114 台北站東部幹線(下行)時刻表

5.
http://service.tra.gov.tw/tw/Forms/shownews.aspx?SN=1112 台北站西部幹線(上行)時刻表

6.
http://service.tra.gov.tw/tw/Forms/shownews.aspx?SN=1113 台北站西部幹線(下行)時刻表



另外提供高鐵資訊,但是似乎目前尚未確認,但似乎是預計2月2號開放春節訂票。

相關新聞:

1. http://www.ttv.com.tw/news/html/096/01/0960115/09601150002902I.htm

2. http://times.hinet.net/SpecialTopic/951227-highway/1f0bd8c9b2d8.htm 

3.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107+112007011500647,00.html



以上資訊若有錯誤,煩請告知,謝謝囉!!

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訂到車票快樂返鄉!!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怡伶是我大學的好友,記得念大學的時候,上課時常不怎麼專心的我,每到期中期末考,就一定會找怡伶借筆記、

借課本。大一下學期我被選為班代,我還托她下水當副班代。



大學四年中還好有怡伶的筆記,總是在緊要關頭中幫我一把。要不然我還真怕我被當不少科喔。







婚禮現場佈置的真是溫馨...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深情之吻...



元智大學資管系一直有個傳統就是直屬學長學弟的配對,都是按照學號來排的。啟堂學長及怡伶就是因為學號的連結,而造

就了這段美好的姻緣。1267一個特別的數字,搭起了兩個人姻緣線。一個85級一個86級。



從大一開始兩個人就在一起長跑到今日,真的不簡單。

大學時期的怡伶本來就是個活潑的女孩子。沒想到出了社會還是不改本性,去學踢踏舞。還有模有樣的在自己的

婚禮中表演給來賓觀賞。真不簡單...













真是個活潑美麗大方的新娘阿!!踢踏舞的地板是新郎自己辛辛苦苦的載到飯店再組裝起來的唷!!很感動吧...



本來想在早上幫怡伶拍些儀式的照片,但是最近工作實在忙翻了,所以只能參加最後的婚宴請客。因此照片都是

再婚宴上拍的。啟堂學長及怡伶在敬酒的時候,被昔日的學長姐們玩弄,還蠻好玩的。還好我有搶到幾張照片,

要不然就枉費了。呵呵























學長真是豪氣,一口氣乾完...真是男子漢...





每個人都是興奮阿...









期它精采的照片就請看我的相簿吧...:)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pcshu&book=21

祝福怡伶啟堂學長白頭偕老....

婚禮真的很溫馨...真想把你們的MV收錄進來...呵呵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文分享--值得我深思的問題



[轉貼]關於上班這件事 - 朱德庸



在職場不做徒勞無功的事



  近20年以來,我長時間在美台兩地以理財專家的立埸談理財,幫助客戶及社會大眾做好理財。我常強調做好理財的目的是錢盡其用,讓錢發揮最大的效用,一個相關的重要原則就是 凡事講究划算。





  我覺得以這樣的現實觀點來看工作,和我倡議的『回到蠻荒』觀點倒是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不做徒勞無功的事,或沒有成果的事。蠻荒的動物都能秉持這樣的原則工作。所以依現實的原則看工作,現代人工作的目的應該只是為了能賺錢,除此以外無他。



  以下是探討這類觀點的專家所提供的一些工作原則,不妨做為參考:



原則1:工作真的只是一份工作



  不要期待工作與生活能兼顧,事實上也沒幾個人能將工作與生活成功的整合起來,工作並不是生活,我們工作是為了要過生活,或保有自己所喜歡的生活。想想看,你一天或一個禮拜能有多少時間和家人相處,或和親朋好友去做一些你喜歡做的事,就可以知道要兼顧工作與生活是不可能的。工作只是工作,目的是為了賺錢。



原則2:不要害怕換工作

  工作既是為了賺錢,只要可能賺更多錢,或做起來更愉快、更有滿足慼,何妨就換工作?而且,以這樣的原則換工作,收入當然會越換越多,跳槽可能也會變得稀鬆平常。



  只要每次工作時都全力以赴,有稱職的表現,對雇主和業界都能交代,應該隨時可以找到下一個工作的機會。



原則3:一鳥在手勝過十鳥在林

  很多公司都聲稱他們有優渥的福利制度,包括退休金計劃。可是不斷有事實告訴我們,越來越多的人在屆滿退休之前就失去工作了。所以爭取眼前的福利可能更實際,比較值得期待,例如包括健康醫療保障在內的團體保險、托嬰照顧、親職休假、績效獎金的分發,增加加班費或年終獎金等等。



原則4:謀生本事不厭其多



  新世紀的工作與收入可能會變得不穩定,產業的興衰或輪替也會變得快速無比,在同一家企業內辛苦一輩子可能會以失業收場。所以 橫向拓展各方面的技能,會比縱向的在企業的組織內向上攀爬追求位高權重還要實際。

  其實現在已有不少企業也『學會』了一些聰明的技巧,對授予好聽的高階職位並不吝丑A可以讓你擁有耀眼的頭銜,但對薪資增加並沒有多大幫助。與其追求這種虛名,不如讓自己能具備十八般武藝可以多方面賺錢,隨時跳槽。



原則5:做好份內工作就回家去



  再提醒你,工作只是工作,公司少了你一個人的工作,照樣可以運轉下去。踏實的學習你的工作所該具備的技能,努力做好你的工作,但不要奢望你可以憑一己之力多為公司創造多少業績或產能。不要因此耗掉你大量的私人時間,讓自己從生活中抽離出來。

  記住,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然後回家去。



原則6:遠離辦公室政治

  你工作的目的是為賺取合理的收入,而不是追求虛名與權位,所以不用在心思在辦公室政治上。當紅炸子雞可能因改朝換代而去職走路,被冰凍的失志衰老也可能鹹魚翻身。 與其耗費時間介入這些無實際意義的辦公室鬥爭,不如多花時間在自己的生活,或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原則7:賺錢與責任不一定要扯上關係

  工作既是為了賺錢,只要工作成果公司滿意,願意付錢,你已經盡到了工作的責任。至於影響面更大更深遠的偉大擘畫以及相關的重責大任,沒有必要由我們來肩負任。

  記住,從現在開始,工作的本身只具有經濟層面的意義。



原則8:工作有價,市場定高低

  工作是為獲取金錢報酬,該拿多少錢,應該按工作成果值為少錢來論斷,要記得和NBA的自由球員一樣,你的價值是根據市場對你擁有的技能及工作成果的評斷,而不是公司的預算和依資歷敘薪。



  請記得只以經濟層面的意義看待工作,除了金錢以外的其他收穫,都可以從生活中獲得,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它的目的只是賺錢!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稻埕,一個好古老好陌生的感覺! 



從歷史上大概可以窺見,大稻埕在早期台灣的發展應該是赫赫有名的吧!



隨著時間的轉變,以前的繁華歲月已消逝。 



留下的卻是一些值得讓人懷念的歲月吧! 無法參與它的過去,只好以現在的眼光來記錄大稻埕碼頭的日落! 



也許,該好好的找一天時間來細細的品味這歷史上曾經風光的小城鎮...

 















[延伸閱讀]

1.
wiki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來源 ETToday

調查:音樂頻道會員流失率 高達70%以上

2006/11/03 20:23

記者陳曉藍/台北報導

Kuro與Yahoo!音樂通合作,停止目前非法服務,將會員導入Yahoo!音樂通,但是根據創市際市場調查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兩家業者都有超過70%的會員流失率,音樂平台業者對於無法吸引網友持續付費使用服務,以及推出個人化的商品裝或優惠活動是當務之急。

 

創市際市場調查公司於Kuro與Yahoo!奇摩音樂通宣佈合作當天,進行一項線上音樂調查,調查發現在線上音樂使用經驗方面,本次調查共有54.7%網友有使用Kuro的經驗,而Yahoo!音樂通則是有27.3%的網友有使用經驗。顯示兩家業者在服務推廣方面,Kuro較具有市場廣度之優勢。

但兩家業者均面臨會員流失的現象,針對兩家音樂平台曾使用但現已停用的網友來看,Kuro的流失率大約是73.5%,而Yahoo!奇摩音樂通則是71.5%。面對使用者的流失,線上音樂平台應深究使用者不再使用的原因,以作為未來服務推廣方針。數據亦指出兩家會員目前與親友共用帳號的情形,竟與獨立使用帳號的會員比例相當,顯示部分網友對於需要付費之線上音樂服務,仍未建立使用者付費的概念外,亦反映兩家音樂平台仍未建立起帳號獨特性,缺乏吸引網友皆註冊付費之關鍵因素。

另外,在調查中也發現若業者提供專用的MP3隨身聽,49.4%的網友表示有可能接受此類型的服務。顯示此類型的經營模式反應不惡,亦是業者未來在設計行銷方案時可借鏡的方式之一

國內付費網路音樂市場,隨著法律上的紛爭陸續落幕,全面進入合法化的階段。本調查顯示,網路付費音樂在推廣上顯得前景樂觀。創市際執行長江義宇表示,音樂產業之上游廠商,可藉此拆帳收費增加收益,並更加容易鎖定樂迷屬性。平台業者亦可進一步針對消費者偏好,推出個人化的商品裝或優惠活動,藉此建立帳號獨特性以削弱帳號共用現況,提昇台灣網路音樂服務的使用廣度。

創市際於2006年10月,針對台灣地區網友進行一項線上音樂相關調查。執行期間為2006年10月16日至17日,研究對象為台灣地區之網友,共計回收2806份有效樣本,研究內容為暸解台灣網友的線上音樂使用行為。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五(10/20),同事小白[攝影很厲害]問我,要不要跟他去拍攝婚禮,我龜毛猶豫了好久,怕我去拍他拍

砸了他的招牌,所以下午就跟他說,我不去了,要跟另外一位同事[Jimmy也是很厲害的]去拍大自然。

但後來,Jimmy不知說了啥,最後我們三人在公司頂樓就決定週六一起去拍攝。

週六一早,Jimmy與我到了新娘家之後就一起開始到處拍拍,新娘家人都很親切,也不會讓拍攝的人有任何

壓力,後來邦彥也到了,我們就更努力的開始拍攝一些儀式,儀式後很訝異的,邦彥竟然要拿紅包給我們

害我跟Jimmy越拍壓力越大,本來是想說去幫忙拍攝,順便練習練習,沒想到會拿到紅包。真是意外阿...



這次的拍攝經驗真的很棒很愉快,雖然後來拿了紅包壓力大了點,但還是很愉快的完成這次任務。

也是我拿D80的第一次對外正式拍攝。感謝小白的指導,Jimmy兄的大力支持讓小弟有信心...

讓這次可以交給新郎新娘一份屬於他們的永恆記憶...

最後祝福邦彥筠婷賢伉儷幸福美滿...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些日子收到朋友轉寄來的Email,標題是上班族新生活運動Gap Year(遠見雜誌244期內容),一看到這標題,馬上吸引了我。平常朋友寄的mail我大概都要等到回家之後有空才會翻來看看。沒想到這標題竟然讓我像是看到了什麼似的,馬上把信件打開來看。

常言道「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我想這句老話應該每個人不管是在人生的何種階段中都會聽到有人在談論。

的確,

農耕地需要休耕,讓土地裡的養分復原,這樣收成才會好。

一天時間只有24小時,標準的分配時間,工作、睡眠、休息各1/3。當然有人的比例或許不是這樣,但他總是要睡眠休息的。

而人常常很怪,每天的休息不會忘記,但是長時間的工作,卻常常忘記替自己花些時間補充養分。

日子久了,可能什麼事情都變成乏味了,工作無趣、生活乏味、失去動力等等。

最近,公司內部變動很大,讓在這個環境已經呆三年的我,頓時失去了某些曾經有過的憧憬、衝動。

想想三年前的自己,對這裡的一切充滿著許多熱情,如今,熱情不在,但又因為服役的關係必須綁約四年。

沒辦法讓自己停下腳步,好好的思索未來...剩下的一年時光,我想也是忙碌的吧...

期許期滿四年後的我,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想想未來,做些想做的事情...




摘錄至遠見雜誌244期

Gap Year,西方早重視

過去,亞洲人的習慣是悶著頭往前衝,即使遲疑,也不敢在既定的軌道上逗留。但不

肯停的後果,往往是比走的慢,但走對路的人,要落後更多……

  沒有休耕,土地裡的養分來不及復原,農作物的年收成就會一直衰減,務農20餘

年,荷鋤茗園園主何發吉說「休耕一年後,再復耕,農作物的收成甚至可以達到前一

年的一倍」。

事實上,台灣最近興起的「休耕」浪潮,在北歐,卻早已是大學生的必經歷程。

北歐學生必修課〉休息1年看世界

  「北歐不少大學的學制中,有一年的休息年,為的就是要讓學生停下來,思考自

己的方向,或是出去看看世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陳德華指出,讓學生休息一

年,最終目的是要增強學生的國際競爭力。

這空檔的一年,英文名稱就叫做:Gap  Year。「Gap就是一條溝。大學畢業找不到方

向,可以是一條溝;找不到工作的熱情所在,也是一條溝,」知名旅遊作家褚士瑩認

為,人生並不只是一條直線,而是在人生的每一個轉換階段,都常常會出現一條

「溝」。

  過去,「亞洲人就算看到了生命的『溝』,也不敢停下來,因為害怕落後大多數

人。而西方人習慣對自己誠實,看到『溝』就跳進去思索,直到清楚明白,才跳出

來,繼續人生的下一個階段,」褚士瑩認為跑得快的亞洲人,常常跑錯人生方向,又

不敢回頭或修正,到頭來不一定比西方人快,最後甚至落得一個「事倍功半」的人

生。

美國教授停看聽〉重讀大一瞭解學生

  美國一位大學教授納珊(Rebekah  Nathan),教了15年書後,卻發覺自己愈來愈

不懂得現在的學生在想什麼,為何喜愛蹺課勝過上課。

    被這個問題困惑的她,  2002年時竟然重新申請進入大學就讀,要藉由再次成

為大一新鮮人的方式,明瞭現今學生到底想些什麼。而在那一年中,納珊教授也體驗

了一個她的學生從來不跟她分享的角度與世界。

   她的著作《當教授變成學生》(My Freshman  Year)中,納珊教授談及,她過

往總是排出許多空檔時間,讓學生可以找她聊聊學業或是人生方向,然而,她卻發現

近幾年來的學生,根本不會想找她懇談。

    再度體驗新鮮人生活後,納珊教授才發現,現在的大學生必須學習的科目愈來

愈多,加上網路資訊的發達,很多學生不再有時間,去當面請教教授,而是把網路當

成了教授,做最有效的時間投資。

    事實上,特立獨行的不止納珊教授一人,據行銷市調公司Mintel在2005年發布

的報告,英國每年約有20萬到30萬成年人,會透過轉換工作或申請留職停薪,展開

「Gap  Year」。

圓形人生,處處是起點

為什麼過去寧願跑錯方向,也不太敢停下來的台灣人,愈來愈大膽實驗休耕?隨著世

界愈來愈平,人們為什麼開始要過圓形人生?

  暢銷書《C型人生》指出,在全球化與長壽的趨勢引導下,過去從一而終,像一條

單直線邁向衰老、死亡的人生概念,已經受到挑戰。

    「從前的世界是圓的,人生是一條不能回頭的直線;現在世界是平的,人生卻

變成圓的,」一位台北上班族體會很深,過去觀念是讀書畢業,工作到老,然後等著

退休的直線人生;但現在的潮流是,學習、工作、休息、退休不斷循環的圓型人生。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轉變?

平均年齡76,台灣上班族必須退而不休

  原因之一是現代人愈來愈長壽,以及社會人口結構愈來愈老化,讓退休的概念也

跟著退休了。

    100年前,美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47歲,今天已經逼近80歲;而台灣人口平均壽

命也已延長到76歲。隨著醫學進步,人類壽命還將延長到90歲、100歲。

    去年以95歲高齡過世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就在著作《下一個社會》中明

白點出,未來的人只要體力許可,必須工作到75歲,甚至更久。

密切注意趨勢變遷的工研院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主任杜紫宸就指出,以美國為例,愈

來愈多機構願意接受高齡就業,55歲以上的就業人口,從1995年起上升了22%,代表

許多工作者必須不斷的工作、學習、再回到工作,「才能養活自己晚年。」

全球企業競爭激烈,人們尋求紓壓

  全球化的競爭激烈,也促使人生變成圓的。企業生存愈來愈困難,讓愈來愈多工

作者必須超時工作、甚至全球飛來飛去的旅行開會。因為工作愈來愈辛苦,拚命後想

去休息的人,也就愈來愈多。

    51歲的中國通運公司董事長王調軍,今年8月初卸下工商建言會祕書長職位

後,狠狠地放自己一個月的長假,以調整身心為首要——就是要恢復健康。

過去他沒有體會這麼深。去年,父親去世;八個月前,身體出現狀況,身心困頓,妻

子要求分手,以離婚收場。後來朋友介紹他到妙禪師父處學打坐,終於讓他身心安

頓。只要人在台北,他一週就去精舍打坐三天。「出社會後,我的工作就沒斷

過,」太過重視成就,讓他疏忽家人。

   「實在太累了,要給自己放個假,」王調軍現在也常到台北市大直劍南路附近的

幾座郊山爬山。

職場要求第二專長,工作者回流學校

  但是休耕養傷,並不是退縮不再出場,相反地,是痛定思痛。

    「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別人,」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就認為,偶爾休

耕也很不錯。他擁有美國都市計畫碩士,當過台北市交通局長、交通部政務次長,五

年前在交通部任內,與當時部長葉菊花蘭不合,一怒辭職。整整兩年,他什麼事也不

做,只過著他騎單車的自在生活。

    「只要沈得住氣,別人會看到你,會再給你機會;現代人步調太快,慢一點其

實是好事,」賀陳旦說話不疾不徐、氣定神閒。

    漫漫職場,一招走天涯的時代不再,許多工作者都必須培養第二、第三專

長,上班族必須隨時隨地重新當學生,也是現代人生變圓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年28歲的廖胤翔,今年3月離開負責神達電腦法人關係的專案經理職務後,利用

近半年的時間學瑜珈,現已考取瑜珈師資證照。雖然瑜珈老師不會是她的下一份工

作,但卻將是她另一個新的人生循環起點。休耕中的廖胤翔,學了日文、嘻哈舞

蹈。已有四年半職場歷練,廖胤翔笑著說,重回職場後,恐怕得時時與金融數字為

伍、天天加班,因此要為自己多培養一些興趣,在未來的人生中回饋自己。



[延伸閱讀]

25歲時休耕找方向 台大法律系吳懿婷在阿根廷,發現做農夫的決心



上班族新生活運動 Gap Year 休耕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