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資訊分享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好久沒寫文章了,最近工作實在多到嚇死人,人力又不夠。

所以搞的自己完全沒心情寫文章。

剛剛看到一篇新聞,剛好跟自己的想法一下,就POST上來給大家參考!!

我之前就有一筆金額3000元定期定額買天達環球策略基金,因為這檔基金還蠻穩健的。

所以我就是把它當作我的繳稅基金。

加上公司每月會幫忙扣掉一點點稅款,所以我今年繳稅還沒輕鬆的。

提供大家參考看看囉!!



專家:定期定額存繳稅基金 五月報稅不心痛 

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2007年5月10日電 (2007-05-10 20:33:02) 又到了報稅時間,

荷包消瘦讓不少人心痛,有的「月光族」更是早把薪水花光,到了報稅才不知如何是好。

到底該如何降低一年一度「失血」的痛苦,除平常慢慢準備這些「繳稅基金」,

基金經理人指出,把這筆錢用來選擇定期定額投資穩定型基金,說不定最後還能有點「退稅」。保德信投信理財中心協理詹千慧表示,為避免每年稅單收到時口袋空空,

最好早早把稅金準備好,用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方式準備「繳稅基金」,一方面可以強迫自己每個月留一點錢下來,投資波動度較低的成熟穩健型基金一年下來若有獲利,贖回繳稅時,還能讓稅金少繳一點,也算是另類自製的「退稅」。 

詹千慧舉例,以一個年收入新台幣60萬元的單身上班族來說,用標準扣除額計算,應納稅額約為3萬5980元,相當於每月大約要準備3000元的稅金。剛好可以用來每個月投資3000元在成熟穩健型基金上,只要一年贖回時有獲利,不僅繳稅的錢有了,對荷包的傷害也相對更小。 



新聞來源:
http://pchome.syspower.com.tw/stocknews/?newsid=1193601&cat=2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期間,同事轉了一封Maurice大有關基金停利停損之看法,我覺得蠻有道理的,在此轉貼,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囉!移動停損停利的方式應該也蠻適合股票投資的。

去年我自己也開始買基金,目前兩檔都是正成長,昨日(2/27)全球股市大跌,害我心驚驚,本來也想先獲利了結,現在想想我會用移動停損停利的方式來操作看看囉!!



(A) Maurice大有關基金停利停損之看法

 買基金的投資人很容易被教育成『嚴守停損停利』點。這原本沒啥壞處....對於喜歡跟基金談戀愛的人來說,如果能這樣至少可以確保『儲蓄』的成果。現在的網路銀行甚至有設定『停損』及『停利』的功能,真是方便極了。

另外,觀察後發現許多理財書籍都告訴你,可以把停損及停利設在20%。是的,如果你有20%的獲利,原則上應該要感到滿足了才對。可是書上似乎沒有告訴你,將基金贖回後,應該要幹什麼?拿去買東西?可以....反正錢是你賺的,你愛怎樣花都行。拿去繼續投資?可以....但你得找另一個值得投資的標的。萬一找不到比之前好的要怎麼辦?不贖回,那停損要怎麼設?



停利點是有必要的嗎?

我們看看下面這一個圖。假設你在1999年3月25號買了『美林全球新興市場』,當天的基金淨值是9.48元。你設了20%的停利點,這是令人感到滿意的投資成果。結果基金非常聽話的,在當年的6月18號就已經到達了11.48元,你獲利22.4%(假設不考慮匯兌的影響)。你感到很滿意!接著,你不願意見到的事情發生了.....基金淨值一直往上爬,你似乎錯失了一大段的漲幅。因為該波段最高曾經到達15.77元....你開始認為停損停利是沒有效的(因為理財專員會告訴你停損停利是一套的!要一起設)。從這個觀點來看,有沒有必要設停利點?結論似乎是...沒有必要!!



停損點要怎麼設?  

如果你沒有設停利點,那停損點只是告訴你何時該認賠出場。如果你當初並沒有賣掉,任由基金跑到15.77的最高點以後又掉下來,可是沒有損失阿?於是你一直耗在那裡,不知道何時要出場,資金是成本,時間也是成本。等到所有的獲利重新被侵蝕掉,由獲利變成虧損,甚至虧損到『停損點』的時候(比方說,淨值從9.48塊一直跑到15.69塊,可是又一路跌到7.58塊),你就應該要出場了。

這樣的結果真是不可愛。 所以,不設停利點的前提下,我們應該要怎樣辦呢?我們應該要設『移動停損點』。

比方說,我們的買入價格是9.48,而我們設定的停損點是20%,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承受1.9塊的損失。當基金價格一直往上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用最高的價格來扣掉1.9塊錢(可以忍受的損失),當基金來到最高點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要非常的注意了....只要從最高點開始跌,跌了1.9塊以後,我們就要很滿意的出場了....這樣的方法可以讓我們的獲利『較大化』,而風險又不會變大。

如果用這樣的方法,同樣的前提會有什麼結果呢?結果變成,我們將該基金於2000年4月17號賣出,基金淨值是13.56塊,獲利43.04%。一年獲利40%似乎是我們比較想要的結果。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有沒有更進一步的辦法來較大化我們的獲利呢?有的!如果我們的停損點隨著獲利移動呢?比方說,當我們到達第一階段的利潤後(比方說20%),我們便很滿足的將停損點比例減少一半(由20%減為10%),如果獲利到達第二階段(比方說40%),我們再將停損點的比例減為一半(由10%變成5%),也就是膽子越來越小....這樣我們的獲利可以增加,風險也會減少。

我們用這個方法重新看剛剛的結果,會是怎樣呢?結果是,你在2000年的2月23號出場,基金淨值是14.78元,獲利是55.91%。花了一年的時間,獲利56%,結果似乎是可愛多了。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當我們把停利點取消的時候,千萬不要也取消掉停損點。這樣的方法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比如你現在40%,可將停利改成55%,停損改成 40x3/4=30%,若真的跌到30%再賣掉,但若再漲到 55%,則再將停利改成70%,停損改成 55x3/4=41%,以此類推,再來是 85% / 52% , 100% / 66%...
 

簡單的說,就是在達到第一個目標報酬時,就有兩條上下界線,只要不觸到下界線就讓他繼續持有,但只要觸到下界線就賣出不再冒險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念大學之後到目前工作,每年的過年都是很痛苦的事情。雖然有汽車了,但是還是會想坐火車

畢竟過年期間容易塞車,很痛苦的。今年的東部幹線又是新的火車,想嚐試看看。


然而,不知道為什麼台鐵的網站是那麼的難找到春節訂票相關資訊,反而是在台北車站的網站上找到

,還好有Google大神的協助。今年過年的火車票訂購資訊如下:(雖然新聞有報過了)

1月27日可以訂購以下車票(6:00 A.M.開始,網路與語音相同)

東部幹線:1月28日~2月28日

西部幹線:1月28日~2月11日

1月28日可以訂購以下車票(6:00 A.M.開始,網路與語音相同)

西部幹線:1月29日~2月28日

記得如果要下載時刻表,請在之前就先做好,台鐵網站越接近訂票時間,越容易

系統超過負荷喔!!

其他詳細內容請參考以下網址

1. http://service.tra.gov.tw/tw/Forms/shownews.aspx?SN=1109 訂票時間表

2.
http://service.tra.gov.tw/tw/Forms/shownews.aspx?SN=1118 春節加班車時間表

3.
http://service.tra.gov.tw/tw/Forms/shownews.aspx?SN=1115 台北站東部幹線(上行)時刻表

4.
http://service.tra.gov.tw/tw/Forms/shownews.aspx?SN=1114 台北站東部幹線(下行)時刻表

5.
http://service.tra.gov.tw/tw/Forms/shownews.aspx?SN=1112 台北站西部幹線(上行)時刻表

6.
http://service.tra.gov.tw/tw/Forms/shownews.aspx?SN=1113 台北站西部幹線(下行)時刻表



另外提供高鐵資訊,但是似乎目前尚未確認,但似乎是預計2月2號開放春節訂票。

相關新聞:

1. http://www.ttv.com.tw/news/html/096/01/0960115/09601150002902I.htm

2. http://times.hinet.net/SpecialTopic/951227-highway/1f0bd8c9b2d8.htm 

3.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107+112007011500647,00.html



以上資訊若有錯誤,煩請告知,謝謝囉!!

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訂到車票快樂返鄉!!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文分享--值得我深思的問題



[轉貼]關於上班這件事 - 朱德庸



在職場不做徒勞無功的事



  近20年以來,我長時間在美台兩地以理財專家的立埸談理財,幫助客戶及社會大眾做好理財。我常強調做好理財的目的是錢盡其用,讓錢發揮最大的效用,一個相關的重要原則就是 凡事講究划算。





  我覺得以這樣的現實觀點來看工作,和我倡議的『回到蠻荒』觀點倒是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不做徒勞無功的事,或沒有成果的事。蠻荒的動物都能秉持這樣的原則工作。所以依現實的原則看工作,現代人工作的目的應該只是為了能賺錢,除此以外無他。



  以下是探討這類觀點的專家所提供的一些工作原則,不妨做為參考:



原則1:工作真的只是一份工作



  不要期待工作與生活能兼顧,事實上也沒幾個人能將工作與生活成功的整合起來,工作並不是生活,我們工作是為了要過生活,或保有自己所喜歡的生活。想想看,你一天或一個禮拜能有多少時間和家人相處,或和親朋好友去做一些你喜歡做的事,就可以知道要兼顧工作與生活是不可能的。工作只是工作,目的是為了賺錢。



原則2:不要害怕換工作

  工作既是為了賺錢,只要可能賺更多錢,或做起來更愉快、更有滿足慼,何妨就換工作?而且,以這樣的原則換工作,收入當然會越換越多,跳槽可能也會變得稀鬆平常。



  只要每次工作時都全力以赴,有稱職的表現,對雇主和業界都能交代,應該隨時可以找到下一個工作的機會。



原則3:一鳥在手勝過十鳥在林

  很多公司都聲稱他們有優渥的福利制度,包括退休金計劃。可是不斷有事實告訴我們,越來越多的人在屆滿退休之前就失去工作了。所以爭取眼前的福利可能更實際,比較值得期待,例如包括健康醫療保障在內的團體保險、托嬰照顧、親職休假、績效獎金的分發,增加加班費或年終獎金等等。



原則4:謀生本事不厭其多



  新世紀的工作與收入可能會變得不穩定,產業的興衰或輪替也會變得快速無比,在同一家企業內辛苦一輩子可能會以失業收場。所以 橫向拓展各方面的技能,會比縱向的在企業的組織內向上攀爬追求位高權重還要實際。

  其實現在已有不少企業也『學會』了一些聰明的技巧,對授予好聽的高階職位並不吝丑A可以讓你擁有耀眼的頭銜,但對薪資增加並沒有多大幫助。與其追求這種虛名,不如讓自己能具備十八般武藝可以多方面賺錢,隨時跳槽。



原則5:做好份內工作就回家去



  再提醒你,工作只是工作,公司少了你一個人的工作,照樣可以運轉下去。踏實的學習你的工作所該具備的技能,努力做好你的工作,但不要奢望你可以憑一己之力多為公司創造多少業績或產能。不要因此耗掉你大量的私人時間,讓自己從生活中抽離出來。

  記住,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然後回家去。



原則6:遠離辦公室政治

  你工作的目的是為賺取合理的收入,而不是追求虛名與權位,所以不用在心思在辦公室政治上。當紅炸子雞可能因改朝換代而去職走路,被冰凍的失志衰老也可能鹹魚翻身。 與其耗費時間介入這些無實際意義的辦公室鬥爭,不如多花時間在自己的生活,或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原則7:賺錢與責任不一定要扯上關係

  工作既是為了賺錢,只要工作成果公司滿意,願意付錢,你已經盡到了工作的責任。至於影響面更大更深遠的偉大擘畫以及相關的重責大任,沒有必要由我們來肩負任。

  記住,從現在開始,工作的本身只具有經濟層面的意義。



原則8:工作有價,市場定高低

  工作是為獲取金錢報酬,該拿多少錢,應該按工作成果值為少錢來論斷,要記得和NBA的自由球員一樣,你的價值是根據市場對你擁有的技能及工作成果的評斷,而不是公司的預算和依資歷敘薪。



  請記得只以經濟層面的意義看待工作,除了金錢以外的其他收穫,都可以從生活中獲得,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它的目的只是賺錢!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來源 ETToday

調查:音樂頻道會員流失率 高達70%以上

2006/11/03 20:23

記者陳曉藍/台北報導

Kuro與Yahoo!音樂通合作,停止目前非法服務,將會員導入Yahoo!音樂通,但是根據創市際市場調查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兩家業者都有超過70%的會員流失率,音樂平台業者對於無法吸引網友持續付費使用服務,以及推出個人化的商品裝或優惠活動是當務之急。

 

創市際市場調查公司於Kuro與Yahoo!奇摩音樂通宣佈合作當天,進行一項線上音樂調查,調查發現在線上音樂使用經驗方面,本次調查共有54.7%網友有使用Kuro的經驗,而Yahoo!音樂通則是有27.3%的網友有使用經驗。顯示兩家業者在服務推廣方面,Kuro較具有市場廣度之優勢。

但兩家業者均面臨會員流失的現象,針對兩家音樂平台曾使用但現已停用的網友來看,Kuro的流失率大約是73.5%,而Yahoo!奇摩音樂通則是71.5%。面對使用者的流失,線上音樂平台應深究使用者不再使用的原因,以作為未來服務推廣方針。數據亦指出兩家會員目前與親友共用帳號的情形,竟與獨立使用帳號的會員比例相當,顯示部分網友對於需要付費之線上音樂服務,仍未建立使用者付費的概念外,亦反映兩家音樂平台仍未建立起帳號獨特性,缺乏吸引網友皆註冊付費之關鍵因素。

另外,在調查中也發現若業者提供專用的MP3隨身聽,49.4%的網友表示有可能接受此類型的服務。顯示此類型的經營模式反應不惡,亦是業者未來在設計行銷方案時可借鏡的方式之一

國內付費網路音樂市場,隨著法律上的紛爭陸續落幕,全面進入合法化的階段。本調查顯示,網路付費音樂在推廣上顯得前景樂觀。創市際執行長江義宇表示,音樂產業之上游廠商,可藉此拆帳收費增加收益,並更加容易鎖定樂迷屬性。平台業者亦可進一步針對消費者偏好,推出個人化的商品裝或優惠活動,藉此建立帳號獨特性以削弱帳號共用現況,提昇台灣網路音樂服務的使用廣度。

創市際於2006年10月,針對台灣地區網友進行一項線上音樂相關調查。執行期間為2006年10月16日至17日,研究對象為台灣地區之網友,共計回收2806份有效樣本,研究內容為暸解台灣網友的線上音樂使用行為。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