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情筆記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Jul 02 Wed 2008 22:29
  • 四他

老生常談的一句話 "面對他、處理他、接受他、放下他",這"四他"是很有哲理的

一句話。當我們面對事情時,如果能按照這四他來處理事情,我想事情應該都

不會變的太糟糕。希望自己也能做到以這四種態度來處理事情...

圖片是前一個公司的同事maru製作的,順序有些不一樣,但是非常漂亮

(如需轉載需要得到maru先生的同意才行)

當時好像是因為公司發生些事情,我不太滿意,maru送我的...

希望大家也可以朝這個方向努力,共勉之...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桑田佳祐的明日晴れるかな,很深情也很令人動容的一首好歌,

聽說是為日劇求婚大作戰 量身訂做的一首歌。

雖然看不懂也聽不懂日文,但上網找了些相關資料及歌詞,

感覺這首 歌其實還蠻勵志的。

重點就是明天是晴天吧!



每個人不管在任何時期都有可能會做出令自己後悔的事情,或是應該把

握而沒把握的機會。也許有時候會因為很多藉口,把自己忽略掉的事情

合理化或是找個藉口就結束了。



自己也有不少這樣的駝鳥心態,最近也嘗到些苦果。怎麼辦呢?

我也不知道。

只能在可以掌控的明天繼續努力及改變了。

雖然現在天氣不佳,我想總有一天會放晴吧!




明日(あした)晴れるかな…我想會是晴天吧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我國防役役期的倒數最後一天了,明天(2007/10/12)就退伍役期

結束。四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的日子就這樣消失了。歷經了公司合併,

系統整併等等工作的洗禮。還記得當初剛進公司時,滿腔熱血的我。到現

在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所以,就算老闆開的條件不錯,最後我還是決定

先換個環境試試看吧!!

今天下班同事們幫我辦了離別餐會,真的很感謝。幾乎技術部門同事都參

加了。雖然心中有百般的不捨,畢竟也呆了四年,看著半年前技術部門剩

下不到十個人左右,到目前大夥努力找人,技術部門已經達到20人的規模

,慢慢朝著以前全盛時期的規模發展。心裡有些莫名的感傷...

我真的就要這樣放下自己剛找進來的新人,馬上離開嗎?我也不知道離開

換個跑道對自己是不是真的比較好,腦中一連串的問號?或許是換工作的

前的不安吧...

在這間公司認識了好多網路界的前輩及高手,也從他們身上學了不少,這

應該是我收穫最大的一部份。

在這工作有個好處,就算離職了,大夥的情感依然存在,真的很難得。

在這要感謝一路上遇到的好主管們,旺旺、Sandy、Sam、Justine、March

讓我有發揮的空間。非常感謝...

研發一部,我也要說再見了...掰掰...

Clare、Cho、Senerl、thor、kitty、suntan研一就靠你們了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7/6號是小弟破百的紀念日,也已經請假準備在當日好好休息一番。辛苦這麼久,

想放個假休息一下。奈何...沒想到7/5號晚上九點半左右,公司同事打電話來告知,目前

金流系統出狀況。哇哩...OOXX,想想沒那麼倒楣吧!大概處理一下就可以了,結果很慘

的是Cluster DB的Storage出狀況。蠻慘的...一直弄到隔天的凌晨三點多才復元。休息後

又繼續把剩下未設定的一些排程慢慢復原。乎...終於在隔天中午左右全部搞定...

這可真是我破百紀念日的大禮物阿...也是個考驗吧..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怡伶是我大學的好友,記得念大學的時候,上課時常不怎麼專心的我,每到期中期末考,就一定會找怡伶借筆記、

借課本。大一下學期我被選為班代,我還托她下水當副班代。



大學四年中還好有怡伶的筆記,總是在緊要關頭中幫我一把。要不然我還真怕我被當不少科喔。







婚禮現場佈置的真是溫馨...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深情之吻...



元智大學資管系一直有個傳統就是直屬學長學弟的配對,都是按照學號來排的。啟堂學長及怡伶就是因為學號的連結,而造

就了這段美好的姻緣。1267一個特別的數字,搭起了兩個人姻緣線。一個85級一個86級。



從大一開始兩個人就在一起長跑到今日,真的不簡單。

大學時期的怡伶本來就是個活潑的女孩子。沒想到出了社會還是不改本性,去學踢踏舞。還有模有樣的在自己的

婚禮中表演給來賓觀賞。真不簡單...













真是個活潑美麗大方的新娘阿!!踢踏舞的地板是新郎自己辛辛苦苦的載到飯店再組裝起來的唷!!很感動吧...



本來想在早上幫怡伶拍些儀式的照片,但是最近工作實在忙翻了,所以只能參加最後的婚宴請客。因此照片都是

再婚宴上拍的。啟堂學長及怡伶在敬酒的時候,被昔日的學長姐們玩弄,還蠻好玩的。還好我有搶到幾張照片,

要不然就枉費了。呵呵























學長真是豪氣,一口氣乾完...真是男子漢...





每個人都是興奮阿...









期它精采的照片就請看我的相簿吧...:)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pcshu&book=21

祝福怡伶啟堂學長白頭偕老....

婚禮真的很溫馨...真想把你們的MV收錄進來...呵呵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五(10/20),同事小白[攝影很厲害]問我,要不要跟他去拍攝婚禮,我龜毛猶豫了好久,怕我去拍他拍

砸了他的招牌,所以下午就跟他說,我不去了,要跟另外一位同事[Jimmy也是很厲害的]去拍大自然。

但後來,Jimmy不知說了啥,最後我們三人在公司頂樓就決定週六一起去拍攝。

週六一早,Jimmy與我到了新娘家之後就一起開始到處拍拍,新娘家人都很親切,也不會讓拍攝的人有任何

壓力,後來邦彥也到了,我們就更努力的開始拍攝一些儀式,儀式後很訝異的,邦彥竟然要拿紅包給我們

害我跟Jimmy越拍壓力越大,本來是想說去幫忙拍攝,順便練習練習,沒想到會拿到紅包。真是意外阿...



這次的拍攝經驗真的很棒很愉快,雖然後來拿了紅包壓力大了點,但還是很愉快的完成這次任務。

也是我拿D80的第一次對外正式拍攝。感謝小白的指導,Jimmy兄的大力支持讓小弟有信心...

讓這次可以交給新郎新娘一份屬於他們的永恆記憶...

最後祝福邦彥筠婷賢伉儷幸福美滿...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些日子收到朋友轉寄來的Email,標題是上班族新生活運動Gap Year(遠見雜誌244期內容),一看到這標題,馬上吸引了我。平常朋友寄的mail我大概都要等到回家之後有空才會翻來看看。沒想到這標題竟然讓我像是看到了什麼似的,馬上把信件打開來看。

常言道「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我想這句老話應該每個人不管是在人生的何種階段中都會聽到有人在談論。

的確,

農耕地需要休耕,讓土地裡的養分復原,這樣收成才會好。

一天時間只有24小時,標準的分配時間,工作、睡眠、休息各1/3。當然有人的比例或許不是這樣,但他總是要睡眠休息的。

而人常常很怪,每天的休息不會忘記,但是長時間的工作,卻常常忘記替自己花些時間補充養分。

日子久了,可能什麼事情都變成乏味了,工作無趣、生活乏味、失去動力等等。

最近,公司內部變動很大,讓在這個環境已經呆三年的我,頓時失去了某些曾經有過的憧憬、衝動。

想想三年前的自己,對這裡的一切充滿著許多熱情,如今,熱情不在,但又因為服役的關係必須綁約四年。

沒辦法讓自己停下腳步,好好的思索未來...剩下的一年時光,我想也是忙碌的吧...

期許期滿四年後的我,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想想未來,做些想做的事情...




摘錄至遠見雜誌244期

Gap Year,西方早重視

過去,亞洲人的習慣是悶著頭往前衝,即使遲疑,也不敢在既定的軌道上逗留。但不

肯停的後果,往往是比走的慢,但走對路的人,要落後更多……

  沒有休耕,土地裡的養分來不及復原,農作物的年收成就會一直衰減,務農20餘

年,荷鋤茗園園主何發吉說「休耕一年後,再復耕,農作物的收成甚至可以達到前一

年的一倍」。

事實上,台灣最近興起的「休耕」浪潮,在北歐,卻早已是大學生的必經歷程。


北歐學生必修課〉休息1年看世界

  「北歐不少大學的學制中,有一年的休息年,為的就是要讓學生停下來,思考自

己的方向,或是出去看看世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陳德華指出,讓學生休息一

年,最終目的是要增強學生的國際競爭力。

這空檔的一年,英文名稱就叫做:Gap  Year。「Gap就是一條溝。大學畢業找不到方

向,可以是一條溝;找不到工作的熱情所在,也是一條溝,」知名旅遊作家褚士瑩認

為,人生並不只是一條直線,而是在人生的每一個轉換階段,都常常會出現一條

「溝」。


  過去,「亞洲人就算看到了生命的『溝』,也不敢停下來,因為害怕落後大多數

人。而西方人習慣對自己誠實,看到『溝』就跳進去思索,直到清楚明白,才跳出

來,繼續人生的下一個階段,」褚士瑩認為跑得快的亞洲人,常常跑錯人生方向,又

不敢回頭或修正,到頭來不一定比西方人快,最後甚至落得一個「事倍功半」的人

生。


美國教授停看聽〉重讀大一瞭解學生

  美國一位大學教授納珊(Rebekah  Nathan),教了15年書後,卻發覺自己愈來愈

不懂得現在的學生在想什麼,為何喜愛蹺課勝過上課。


    被這個問題困惑的她,  2002年時竟然重新申請進入大學就讀,要藉由再次成

為大一新鮮人的方式,明瞭現今學生到底想些什麼。而在那一年中,納珊教授也體驗

了一個她的學生從來不跟她分享的角度與世界。


   她的著作《當教授變成學生》(My Freshman  Year)中,納珊教授談及,她過

往總是排出許多空檔時間,讓學生可以找她聊聊學業或是人生方向,然而,她卻發現

近幾年來的學生,根本不會想找她懇談。


    再度體驗新鮮人生活後,納珊教授才發現,現在的大學生必須學習的科目愈來

愈多,加上網路資訊的發達,很多學生不再有時間,去當面請教教授,而是把網路當

成了教授,做最有效的時間投資。


    事實上,特立獨行的不止納珊教授一人,據行銷市調公司Mintel在2005年發布

的報告,英國每年約有20萬到30萬成年人,會透過轉換工作或申請留職停薪,展開

「Gap  Year」。


圓形人生,處處是起點

為什麼過去寧願跑錯方向,也不太敢停下來的台灣人,愈來愈大膽實驗休耕?隨著世

界愈來愈平,人們為什麼開始要過圓形人生?

  暢銷書《C型人生》指出,在全球化與長壽的趨勢引導下,過去從一而終,像一條

單直線邁向衰老、死亡的人生概念,已經受到挑戰。


    「從前的世界是圓的,人生是一條不能回頭的直線;現在世界是平的,人生卻

變成圓的,」一位台北上班族體會很深,過去觀念是讀書畢業,工作到老,然後等著

退休的直線人生;但現在的潮流是,學習、工作、休息、退休不斷循環的圓型人生。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轉變?


平均年齡76,台灣上班族必須退而不休

  原因之一是現代人愈來愈長壽,以及社會人口結構愈來愈老化,讓退休的概念也

跟著退休了。


    100年前,美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47歲,今天已經逼近80歲;而台灣人口平均壽

命也已延長到76歲。隨著醫學進步,人類壽命還將延長到90歲、100歲。


    去年以95歲高齡過世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就在著作《下一個社會》中明

白點出,未來的人只要體力許可,必須工作到75歲,甚至更久。

密切注意趨勢變遷的工研院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主任杜紫宸就指出,以美國為例,愈

來愈多機構願意接受高齡就業,55歲以上的就業人口,從1995年起上升了22%,代表

許多工作者必須不斷的工作、學習、再回到工作,「才能養活自己晚年。」


全球企業競爭激烈,人們尋求紓壓

  全球化的競爭激烈,也促使人生變成圓的。企業生存愈來愈困難,讓愈來愈多工

作者必須超時工作、甚至全球飛來飛去的旅行開會。因為工作愈來愈辛苦,拚命後想

去休息的人,也就愈來愈多。


    51歲的中國通運公司董事長王調軍,今年8月初卸下工商建言會祕書長職位

後,狠狠地放自己一個月的長假,以調整身心為首要——就是要恢復健康。

過去他沒有體會這麼深。去年,父親去世;八個月前,身體出現狀況,身心困頓,妻

子要求分手,以離婚收場。後來朋友介紹他到妙禪師父處學打坐,終於讓他身心安

頓。只要人在台北,他一週就去精舍打坐三天。「出社會後,我的工作就沒斷

過,」太過重視成就,讓他疏忽家人。


   「實在太累了,要給自己放個假,」王調軍現在也常到台北市大直劍南路附近的

幾座郊山爬山。


職場要求第二專長,工作者回流學校

  但是休耕養傷,並不是退縮不再出場,相反地,是痛定思痛。


    「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別人,」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就認為,偶爾休

耕也很不錯。他擁有美國都市計畫碩士,當過台北市交通局長、交通部政務次長,五

年前在交通部任內,與當時部長葉菊花蘭不合,一怒辭職。整整兩年,他什麼事也不

做,只過著他騎單車的自在生活。


    「只要沈得住氣,別人會看到你,會再給你機會;現代人步調太快,慢一點其

實是好事,」賀陳旦說話不疾不徐、氣定神閒。


    漫漫職場,一招走天涯的時代不再,許多工作者都必須培養第二、第三專

長,上班族必須隨時隨地重新當學生,也是現代人生變圓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年28歲的廖胤翔,今年3月離開負責神達電腦法人關係的專案經理職務後,利用

近半年的時間學瑜珈,現已考取瑜珈師資證照。雖然瑜珈老師不會是她的下一份工

作,但卻將是她另一個新的人生循環起點。休耕中的廖胤翔,學了日文、嘻哈舞

蹈。已有四年半職場歷練,廖胤翔笑著說,重回職場後,恐怕得時時與金融數字為

伍、天天加班,因此要為自己多培養一些興趣,在未來的人生中回饋自己。



[延伸閱讀]

25歲時休耕找方向 台大法律系吳懿婷在阿根廷,發現做農夫的決心



上班族新生活運動 Gap Year 休耕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台北工作也快三年了,這將近三年的時間裡,我每天都坐公車上班,

因為台北的交通實在讓我害怕~_~""



有些公車司機會很貼心的減速轉彎、慢慢煞車 



有些公車司機卻猛力採油門又猛力採煞車、轉彎不帶煞車 



我總是在下車的同時,會習慣性的看一下司機的臉色



發現體貼的公車司機,臉色總是比較好 



不體貼的司機,臉色總是很臭 換成最近自己的工作心境... 



不管環境如何,你在哪工作,都要對工作有熱忱 



這樣才不會變成不體貼的司機,也不會因為工作的辛苦 而對工作厭煩 



共勉之...

pc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